月季的繁殖和修剪以及病蟲防治
導讀
月季夏季高溫時生長緩慢,雖可開花,但花較小。溫度較高時盆栽可布置在半陰處或有早晚光照的陽臺上。因其葉片較多,蒸發(fā)量大,對水分的要求較高,應(yīng)注意水分的供應(yīng),澆水時多向其葉片和四周噴灑,使地面濕潤,以增濕降溫。夏末氣溫涼爽后應(yīng)移至光照充足的地方培養(yǎng),及時補充水肥。

1.扦插
(1)老枝插將冬季修剪下來的枝條剪成10 -15厘米長(3節(jié)2段),以30 -50枝為1捆,埋于濕沙中。早春芽未萌動尉取出,沾生根粉后插2/3于扦插基質(zhì)中,澆透水后保持土壤的濕潤。
(2)嫩枝插春季取頂端半木質(zhì)化的嫩枝長10-15厘米,留頂部2葉,沾生根粉后插于沙中或扦插基質(zhì)中,插入深度為插條長的1/2,澆透水,保持扦插基質(zhì)的濕潤,并經(jīng)常向葉面噴灑水,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,直至生根。扦插苗生長及開花均不如嫁接苗,故生產(chǎn)上多用嫁接苗。
2.嫁接砧木用粉團薔薇播種苗,芽接、劈接均可。

修剪
豐花月季上盆成活后即可摘心數(shù)次,可形成一個多花枝豐滿低矮的株形。花敗后及時蚺去殘花及徒長枝,適當壓低修剪,以保持低矮多頭的株形。
切花月季嫁接幼苗上盆成活后應(yīng)及時除去枝條上的花朵,不讓其開花,以便集中養(yǎng)分生根和長葉經(jīng)過7-8個月的生長后,莖基會竄出1-3枝粗壯的開花母枝,待其上花朵露紅后可按自己所需的高度剪去其上的部分(一般地栽切花月季留高40 -50厘米,盆栽留高20 -30厘米)。所留開花母枝很快會生出2-3枝開花枝?;I長大后注意間蕾,待花朵有兩枚花瓣展開時即可剪下瓶插觀賞。剪花時應(yīng)使母株保留基部3-4片葉長的枝,所留枝會萌生新芽生長開花。
每茬花后應(yīng)適當輕剪,以保持一定的株形。在夏季或冬季休眠時將過商的植株距土面40 - 50厘米(盆栽20 - 30厘米)重剪,只留3-4根粗壯的枝條,其他枝條全部剪去,只有不停地修才會保持較好的株形和旺盛的生長勢。

病蟲害防治
月季的病蟲害主要有褐斑病、根結(jié)線蟲、白粉病、細菌性根癌、介殼蟲、蚜蟲、紅蜘蛛、斜紋夜蛾等。
花期控制
只要溫度合適,保證充足的光照和水肥管理,月季一年四季均可開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