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葉小檗的養護和防治
導讀
紫葉小檗是落葉灌木,幼枝紫紅色或暗紅色,老枝灰棕色或紫褐色。葉小全緣,菱形或倒卵,紫紅到鮮紅,葉背色稍淡。4月開花,花黃色。果實橢圓形,果熟后艷紅美麗。

那么怎么樣才可以判斷紫葉小檗是不是害了白粉病呢?白粉病的病菌主要危害葉片和幼嫩新梢。發病初期時,先在受害葉表面產生白粉小圓斑,后逐漸擴大。在嫩葉上,病斑擴展幾乎無限,甚至布滿整個葉片,嚴重時還會導致葉片皺縮、縱卷,新梢扭曲、萎縮。在老葉上病斑的發展形成有限的近圓形的病斑。病斑上的白粉層可由白色至灰白色,病斑變成黃褐色。這對于外表美麗葉片深紅的紫葉小檗來說,危害是顯而易見的。

紫葉小檗雖然耐寒耐蔭但是卻怕澇,所以澆水必須堅持見干見濕,應比一般花卉略少一點為好。在幼苗的生長期應該保持盆土的濕潤,等到小檗落葉后,一般在來年左右,盆土就需要略干一點了。在生長期我們可以勤施液肥,無需擔心揠苗助長,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養壯枝、粗枝,但應把握在修剪后能及時萌發新芽,而又不致“瘋長”為度,否則肥大葉子由紅變青影響觀賞。

我們可以通過加強管理,控制種植密度,注意通風透光來增強植物抗性。在修建整形的時候順便及時除去病梢、病葉,以減少侵染源。這是從根源上的治理。當然藥劑的防治也是必不可少的,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我們強調以預防為主,發病初期噴施20%粉銹寧乳油2500倍,或12.5%力克菌可濕性粉劑3000倍,或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-1000倍等藥劑。注意藥劑的交替使用,以免病菌產生抗藥性。